清晨六點的田間,初升起的晨曦灑落在大地上,一塊塊發芽的種薯正依序入坑,陳錫卿將40年的耕作經驗,也一同播入了土中。
憶起一路走來的過程,當年為打破傳統對務農的印象,他帶著創新與不畏挑戰的執著,僅僅29歲的年紀,便讓他獲得國家十大傑出青年及神農獎的殊榮。
「做人著翻」:創新應變的務農哲學
民國71年,陳錫卿循著前輩的腳步投入馬鈴薯種植,他發現農民在收成時總是得緩慢地藉人工挖出馬鈴薯,為有效提升採收速度,其與兄長劉勝仁嘗試改良原有機械,將彎曲的犁頭掛上小型耕耘機,經由一次又一次的試驗,才研發出以半自動化的方式將馬鈴薯從土中挖出,也成功縮短農民採收的時間。他也自豪地向我們分享「做雞著蹌,做人著翻」的道理:「勤於「翻找」、勤於營生,人要『翻』、而且要趁年輕時多『翻』,才能在既有環境下找到改變的可能。」
十幾年的經驗累積,讓陳錫卿意識到買回來的種薯都有「第一年很好、第二年生病、第三年就都死光光」的嚴重問題,農民面對病害無能為力,如何培育健康的種薯便成了首要挑戰。於是他開始致力於種薯的改善,也幸運地在短短幾年時間便向農政單位交出了漂亮成績單,先是提高了種薯的品質,更是大大提高了其產量:與一般種薯繁殖量(約25-30倍)相比,其所培育的種薯甚至可高達30至35倍的收成。一路的努力,讓他順利取得了「國家三級制種薯繁殖單位」的資格,此更見證了在看天吃飯的農村生活中,陳錫卿的不認分終在土地上找到了改變的可能。
合作與團結,讓農村力量被國際看見
曾代表台灣至亞洲各國交流的陳錫卿,尤在日本見識到農協單位統整地方產銷的經驗,在「一人百步,百人一步」的精神下,團結的做法值得效法,他也發現傳統台灣農民單打獨鬥的工作模式著實辛苦,且因對銷售的不在行,往往只能任由剝削。因此,民國79年回國後,他毅然決然成立了「馬鈴薯產銷班」及「崙尾果菜運銷合作社」,在傳統農村中引進蔬果截切、次級加工等先進設備,除了供應地方學校、團體營養午餐之規格食材,也將外觀不盡完美的格外品做薯餅、薯條等加工,秉持「原料單純化,產品多樣化」的作法,不浪費每一分農民辛勞的收成。
尤其「冷凍倉儲及運銷設備」,也讓合作社擔任起因季節蔬果每逢過剩或不足時的調節站。以這次新冠疫情為例:許多食材、原料因為航運問題而大量短缺,此時本土作物的調度就成了急救的關鍵。陳錫卿透過團結農民力量去改變、強化農村的行銷能力,為農產找到了更適宜的出路,也成了許多各國食品廠爭相合作的夥伴。
土地的恩賜,是為讓我們照顧更多土地上的人們
對於陳錫卿而言,馬鈴薯是百年事業,從栽培種薯、田間管理、一路到規格化加工,因為秉持著創新突破的精神,一步步讓一個位在溪口農村中不起眼的合作社,被各大國際食品廠看見。
不僅於此,一路上他也擔負著公民實踐的責任:合作社連續多年舉辦「馬鈴薯文化節」,除了市集展售、料理競賽,也透過「馬鈴薯繪圖比賽」讓社區孩童認識溪口鄉的特產,當孩童上台領獎時分享到:「我和姊姊能讀書,都是阿公種馬鈴薯賺的!」如此話語聽在耳中,盡是滿滿的成就感。陳錫卿認為:「一個在農村中的事業體不是只有靠土地賺錢,也必須承擔起照顧社區的責任。」這是他一路堅持的經營理念。
面對農業缺工,何以突破便成眼前新挑戰
即使風光了幾十年,仍得面對眼前缺工的現實。每當一季播種的開始,搶工便成了各家農民的必經任務,在產銷制度不健全的情況下,便使得國內農作價格直漲不降,如此更間接影響了民生物資的價格飛漲,獲利的永遠是中間者,剝削關係問題難解。陳錫卿也不禁呼籲:「政府在做任何決策時,都應有更通盤的考量,以農業為例:當高度依賴農業進口,國內糧食自給率若持續下降,再遭遇疫情等因素,台灣將面臨糧食短缺危機。」他也期待政府有朝一日能與地方企業更緊密連結,共同改變對糧食和農業的態度,實踐真正的「糧食正義」。
本來也掙扎著想要結束自耕生產的陳錫卿,因念在幾十年來與土地培養的感情,仍捨不得因此放棄,農業自動化的轉型是必經之路,如何運用過往創新的精神與勇氣再創高峰,成為了陳錫卿眼前最大的挑戰。
延伸閱讀
-
促銷 特價商品即期良品|蔬果脆片|崙尾農場|嘉義溪口
NT$ 180原始價格:NT$ 180。NT$ 120目前價格:NT$ 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