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pping Cart

購物車內沒有任何商品。

04

25

2025

過敏的綠,碧玉筍的悄然生長

碧玉筍,名字裡透著一點文氣,其實就是金針花的嫩莖,那花還未轉黃,莖就先亮出一種翠玉色的綠。很多人連想不到它和金針花的關係,吃過卻讚不絕口。如果您對這翠綠的小傢伙也不熟悉,趁這個機會一起認識吧!

圖片2
它被叫筍、看著像蔥,卻和兩者一點關係也沒有

碧玉筍,金針花的翠綠嫩莖

筍農三代吳宗溢一家已在魚池鄉東光村落腳三十多年,「東光吳」品牌從吳宗溢阿公開始傳承,如今這裡已是台灣碧玉筍的重要產地。

碧玉筍,又稱金針筍,雖然名為筍,長的卻更像蔥一些,不過它既不是筍也不是蔥,就是常見的金針花的嫩莖。外觀翠綠,口感清脆,富含纖維與營養價值,這樣的作物四季皆可栽種,只是怕熱,陽光的熱情影響了生長的步伐,所以春秋冬季的採收較好。採收的節奏也不快,一次得等上兩三個月。

圖片3
筍農三代吳宗溢,向我們介紹碧玉筍的種種特性

過敏的植物,細膩愛水的習性

碧玉筍愛水,越是潮濕越長得精神。午後的雷陣雨來得快、走得也快,對碧玉筍卻是場剛好的洗禮。不需翻土,葉子一落爛成泥,再自成養分,乾乾淨淨地回歸土地,不打擾誰,也不誇張地留下什麼痕跡,是對環境非常友好的植物。它和人一樣會「過敏」,有時莖的切口會冒出一圈紅,就像人起疹子一般。不過不必在意,這樣的現象其實是酵素性氧化,對於口感和品質一點影響都沒有,若是真的在意,切掉就是了。

從採收到包裝,每一刻都需注意讓碧玉筍保持水分,免得傷了賣相,真是很一種很「水」的作物。

圖片4
碧玉筍非常需要水,從採收到包裝,都需時刻保持水分
圖片5
一圈圈紅圈,看著像過敏,卻絲毫不影響口感,不用擔心!

二十年的田,一株株糾纏著的生命

碧玉筍的生長方式有些特別,一叢能長出更多,彼此緊緊擠在一起,卻又彼此牽扯,曾經規劃好的過道,不同行間總又能糾纏在一起,生命力頑強。

要種新的,就得連根整叢挖起,再分些出來另立門戶。採收時只割上頭的嫩莖,底下便能一直生長。老闆的這片田地,已經長了二十年!但這工作大多得靠人手一根一根挑,極其耗時。

即使如此,遊客依舊認它當成一叢叢雜草,絲毫看不出來它與金針花的關係,吳宗溢談到這裡,苦笑著道出這樁趣事。

圖片6
被誤認為雜草的碧玉筍們,生命力和雜草一樣頑強而堅韌

鮮美與保存:碧玉筍的兩面滋味

料理部分,它既能炒菜也能生吃,配點沙拉醬,也是爽口的滋味,不過它的纖維與水分較多,腸胃不強的人可能較不適合生吃,切小段一些並和肉絲一起拌炒,一道下飯的熱炒小菜就完成了。

它的保存也有講究,雖然長得像蔥,卻得完全相反地對待它,碧玉筍忌乾,只要保留水分密封包裝好,放個兩週都是沒問題的。
看到這裡,不知您是否對這樣默默生長的綠意多了一些了解?若有機會,不妨帶一些回家煮上一餐,細細品嘗!

圖片7
碧玉筍纖維高,腸胃敏感的人,建議切小段一些並燙熟後再食用喔

分享文章:

回到文章列表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訂閱電子報

每週獲得文章精選及好物優惠通知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