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pping Cart

購物車內沒有任何商品。

12

09

2022

筍友部落凝聚社區能量,傳揚天然好「筍」味

「日治時代是麻竹筍最興旺的時候,一年的收入可以蓋一棟房子呢!」大埔社區理事長張和賢侃侃說到當時繁盛的情景。在雲林縣古坑鄉的大埔社區,是麻竹筍的生產重鎮,目前全村有將近八成的居民種植麻竹筍,在早期更作為外銷日本時期相當重要的角色之一。

麻竹筍為雲林古坑大埔社區最重要的作物之一。

日本拉麵中的最佳配角竟是麻竹筍!?

根據農委會110年統計資料顯示,雲林縣麻竹筍年產量位居全台之首,年收量高達四千六百萬公斤。事實上,日本拉麵中的筍片,便是由麻竹筍製作而成,因為麻竹筍本身清脆、鮮甜的口感適合作為加工產品,成了日本料理中不可或缺的一員。然而,當貨幣隨著時間演進而膨脹,竹筍收購價格卻停滯不前,「現在一年的收益,恐怕連溫飽都有些勉強了。」張和賢無奈說道。

110年農委會統計前五大縣市麻竹筍收量。

發揚地方產業,挖掘市場新商機

意識到團體能量遠大於孤軍奮戰,大埔社區理事長張和賢組成漬物生產合作社,整合在地食材進軍市場。而在五年前,張和賢的女兒張惠珠選擇從台北回鄉協力,在阿公與父親的提攜之下,踏入了既熟悉又陌生的竹筍產業,並在深入瞭解社區的過程中,發掘傳統產業裡隱藏的新商機。

大埔社區延伸「筍」相關產品,推展在地產業價值。

在麻竹筍園裡,有張惠珠朝夕跟著阿公學習的身影,深深著迷於社區的她開始結合農友力量,共同創立「筍友部落」的品牌。期望突破社區原先的銷售模式,她認為提升農產價值勢在必行:「維持原料品質是必要條件,而向下延伸產品是必然。」

著手經營品牌後,張惠珠率先申請產銷履歷以提升產品價值,「如果是我們自己都沒辦法接受的加工製程,那我也不敢賣給消費者。」秉持著天然加工、安心製作的想法,筍友部落決定以時間來換取筍子的天然原味。

筍友部落行銷經理張惠珠於五年前回鄉投入地方產業。

歷經繁複工序,古法日曬天然筍乾

原料的鮮甜需要倚靠精細的加工流程來維持,舉例來說,筍友部落的「筍片」必須經過四天的時間繁複洗滌,來保存鮮度、脆度,以及原始色澤。即使繁冗時間造成沉重的成本負擔,卻是筍友部落對產品精工細作的堅持。

此外,筍友部落採用古法日曬筍乾,無添加二氧化硫、漂白水及防腐劑,耗時數日才得以包裝上架。張惠珠不斷地從前輩身上汲取經驗,也藉著創新思維改良工序。比如說,有別於傳統曬製筍乾的方式,使用「離地日曬法」能夠讓筍子的每一面接受陽光沐浴,曬得更加均勻。「純日曬的筍乾不但吸汁、鮮脆,還很札實,會越滷越好吃唷!」訪談過程中,我們不難從張惠珠的一字一句間發現她對產品的用心與要求。

優化曬製程序,離地日曬可均勻曬製筍乾,省時、省力、又衛生。

萬眾一心、協力同心,筍友部落凝聚在地能量

以社區為主體向下延伸,透過團結的力量推廣品牌是筍友部落的經營之道。多年來不斷累積能量,透過與消費者一次又一次的接觸、對談,開始釋放能量,產生交集與認同。完整的社區產業鏈是在地居民共同努力的成果,近年來筍友部落更結合食農教育遊程,於每年七月至九月舉辦深度體驗,藉此帶領民眾一同參與社區、認識地方。

筍友部落設計地方遊程,讓民眾體驗社區文化之旅。

有趣的是,麻竹筍興盛產季落在每年七月、八月,從採收、剝殼、清洗、分段,一直至後續筍麵加工,是一條繁冗而綿長的生產線,卻凝聚了不同世代的居民一起為這場地方盛典增添色彩。「到時候這裡的小孩子們都會來幫忙,因為筍麵製作十分費工、費時,需要全部仰賴人工進行。」當張惠珠描述著當時的景象,未曾參與的我們彷彿也能體會這份熱鬧。

麻竹筍適合生長於夏日,入冬後的筍園較無生氣。

不願讓曾經活絡的地方產業沉寂於時間的隙縫之中,筍友部落不斷為地方創造新可能,「我們希望青年可以回鄉,不是只做種植這一塊,還有很多機會是可以被創造的!」從產品研發、改良製程到設計遊程,筍友部落憑藉著社區凝聚力,將最道地的家鄉好味傳承發揚。

參考資料

延伸閱讀

回到文章列表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