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pping Cart

購物車內沒有任何商品。

09

02

2022

農村女兒的雙手,從編織工藝走向黃麻復育、地方創生

作者:馬雨辰
攝影馬雨辰

2019年巧婦織布工作室在學甲創立,以培訓二度就業媽媽為主要理念,以手工藝商品販售為輔,希望透過代工、手工編織的工作,引領年輕媽媽在面臨照顧家庭、失去自我的壓力、憂鬱情節之下,透過這份工作重新找回自己,建立有別於家庭之外的社交圈,讓工作室成為年輕媽媽排解情緒的據點。

(圖一)怡君用雙手一針一線地創立起工作室

從「手」裡長出來的巧婦織布工藝工作室

巧婦織布的創辦人陳怡君,本身就是學甲人,從小跟著媽媽務農,學鉤針、畫素描、紙雕、打中國結、做藝術卡片、畫畫,早已習得了一身好「手」藝。成家後,她將自身面臨照顧孩子、家庭責任的憂鬱期經歷轉化為創業的動能,並以自己的興趣「手工藝」成立工作室。

在工作室裡頭,手工藝代工並不是主要目的,招募成員之初,怡君會一對一地了解年輕媽媽的背景、生活狀態,提供真正有需要的媽媽們一個場域、工作機會,讓這裡成為她們的紓壓管道。

(圖二)經過纖維處理的黃麻容易斷裂,需要仔細地用手捻成線
(圖三)工作室部分的編織品
(圖四)採摘下來的黃麻需盡量放置陰涼處,避免失去水分

回頭向土地敬禮,引領黃麻的復育

工作室的編織品主要以黃麻、玉米葉、絲瓜絡為編織材料,在進入編織工法前,會先進行原料的纖維處理、捻線、弓架等程序,完成一綑線材後,才會開始進入編織創作、設計產製。循著手中的麻線向上研究,麻線是如何生成的呢?在研究纖維、棉線材質如何合捻的過程中,怡君無意間發現黃麻的便宜好用。

在這樣的契機之下,怡君開始學習更多有關黃麻的知識,跟循著歷史的腳步,發現日治時期的學甲正是台灣黃麻的產地之一,但現今卻鮮少有人知道它的形狀、用途、種類的分別。因此怡君嘗試把纖維用的黃麻重新種回學甲的土地上,除了復育之外,更舉辦黃麻體驗活動,讓參與者了解黃麻的分類、各個部位的功用與製程,希望黃麻在自己的手裡不只單純作為材料,也藉由活動帶領各地而來的參與者對學甲的地方特色有更多的認知,反向刺激地方的認同。

(圖五)抽麻皮:採摘下來的黃麻須先將外皮剝除
(圖六)另一種抽麻皮的方法是將黃麻桿與垂直的桿狀物呈現九十度交叉擺置,然後以另一隻手快速向前推進,使麻皮和黃麻桿分離
(圖七)剝除下來的黃麻皮會先個別捆成一束
(圖八)黃麻皮先經過浸泡處理,二至三週後會變成銀白色,接著就可以進行捻線的動作
(圖九)採摘黃麻後,留下黃麻汁液的雙手
(圖十)島風季的首場活動:黃麻體驗

用從土地長出來的雙手,舉辦「島風季」串連當地

巧婦」取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如同形容著編織品需要媽媽們靈巧的雙手之外,也需要有好的原料。而除了以工藝品為主的巧婦織布工作室,怡君在今年更擴編了自己的經營面向,創立「灣兜」工作室,灣兜取自台語「我家」的諧音,希望透過舉辦活動與當地產生更多連結、成為青年返鄉、地方創生的青據點。

以灣兜的名義舉辦第一屆「島風季」,除了將舊有的黃麻體驗納入活動內容之一,也策劃了月亮主題燈展及市集,期望能夠連結從鹽水一帶往東山、學甲麻豆的河運貿易,串連北台南這塊獨特的經濟、活動。

無論是巧婦或是灣兜,創立的初心都是來自於怡君自身與當地生活所引發的感受,進而產生動能所帶來的成果。它們的發跡都是從學甲的一片土地上慢慢醞釀而起的,如同那雙編織、採摘黃麻的手,持續的在這裡耕耘,一針一線地交織出屬於自己的土地樣貌。

(圖十一)現場的看板陳列了關於黃麻的歷史、種類分別、採摘程序
(圖十二)活動現場有很多親子一同來參加,體驗抽麻皮
(圖十三)向上生長
回到文章列表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