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pping Cart

購物車內沒有任何商品。

06

08

2022

食與農的密不可分,食農教育法談的是什麼?

「馬鈴薯長在樹上嗎?」這是來自一位孩子的真實發問。

食農教育為何在近年成為焦點?大至國際間的農業產業鏈、小至每餐入口的食材菜色,農業生產與我們是如此密不可分,過去在農業社會中,農作收成是習以為常的生活內容,但隨著時代變遷與產業發展,都市與鄉村的鏈結逐漸脫鉤,許多孩童的學習環境也由高樓取代農田,食農知識來源僅剩學校課本,更遑論能擁有認識在地農產文化的機會。

走進稻田中體驗除草,學習分辨稻子與雜草。

民國111年4月19日,《食農教育法》在各界支持下正式立法,自105年初提草案至今耗時六年時間才順利取得朝野共識,正式為台灣食農教育開啟了全新篇章。而此次立法最主要的目的,便是讓飲食、農業、環境三大領域在政府及民間單位推廣時擁有整合性的法源依據,目前所定義的法條為推行的精神與方向,而預算編列、具體規範及專業人員培訓等細節,則待「食農教育推動會」制定未來詳細之推動策略。

在主要推動的方針中,除了過去相關教育單位不斷推廣的均衡飲食及珍惜食物外,也包含了以下重點:

飲食連結農業,食農素養成終身學習目標

林如萍(2017)提出的「食農教育ABC模式」主張:將「飲食素養」與「農業素養」的概念整合為「食農素養」,透過「做中學」的體驗學習策略,以全民終身學習來達成推展食農教育的目標。長期投入食農教育推廣的斗南鎮農會,與在地小學合作辦理的「斗南食物日」便是以在地食材融入營養午餐,並透過教材互動與影片讓農民帶著學童認識農作生產的過程,讓知識內容引發孩童對在地的農產文化認同。

食農教育ABC模式:食農教育三面六項圖。

斗南鎮農會的食農指導員楊雅惠表示:「所屬農會中的四健會長期會與在地小學配合,每年八至十堂的課程內容是與學校共同規劃,也因此更能符合校園需求,尤其對於多元發展導向的小型學校而言,家長的回饋是最直接的,在某些學校甚至進而成為發展特色之一。」教育必須至小立基,如同我們從小學習的環保分類,也是在內化後而影響了長大的行為,或許無法立即見效,但將時間拉長,成長過程中便會擁有最好的證明。

斗南食物日讓孩子在用餐同時也能認識在地食材(照片由斗南鎮農會提供)。

註:斗南鎮農會辦理之「斗南食物日」活動紀錄:https://reurl.cc/2Z7qr9

專業食農師資培力,認同在地從農業出發

另一塊回到教育端,健全國家食農教育體系及人才培育亦為本次立法之重要目標之一。食農教育的對象包含了個人、家庭及社會,也因此資訊的正確性更顯其重要。現行在社區或校園中已有許多從事食農教學的講師,但卻不一定能擁有相關的身份認證,故身為食農指導員的楊雅惠認為:「『食農教育師』的身份認定確實需要一個更正規的體制發展,如同『環境教育員』也是在推動環保的領域有這樣的體制存在,對於知識、做法都能有統合性的彙整,讓推廣人員能更有制度地去進行活動規劃。」

好食作黃冠雅老師時常透過創意料理課程帶孩童認識在地食材。

但回到校園實務中,以目前所推動的108課綱而言,許多課程內容是必須與在地文化相扣合,營養師表示:「透過實務體驗認識在地對於孩童發展是健康的也是必要的,但在學校師資人力有限下,地方也必須要有相關民間團體配合才能有效推廣,總不能要求學校老師都得十項全能。」在資訊氾濫的時代,或許教學者獲得教材資源並不難,但教學方法與持續培訓才更是發展專業教學人員的重點。

地產地消,永續深耕在地農產業

而最與農民切身相關的便是「地產地消」,法規中第十一條明訂:「公部門及學校單位應優先採用在地生產之農產品或以其為主要原料之食品。」為同時強化生產資訊透明、凸顯在地農產特色,民間農產單位也開始預期未來採購政策將呼應農委會持續推動之「三章一Q」。悠沃農場場主陳文輝以經驗分析道:「許多團膳廠商目前已開始積極接洽符合規範之在地農產,三章一Q就像進入通路市場的門票,在法規正式落地後,對自我生產要求嚴謹的農民而言便成為一種保障,在市場需求有限下,更可能逐漸取代某些冥頑不靈的生產者。」

陳錫卿期許法條訂定後能更保障在地農民。

但對於採購相關所衍伸的問題,在各面向的專業者也有所顧慮。擁有四十年馬鈴薯耕作經驗的崙尾果菜運銷合作社主席陳錫卿表示:「三章一Q雖然能夠證明農民的安全生產,但標籤貼紙若遭收購廠商濫用,甚至魚目混珠造成農藥殘留農產進入校園,到時又會是另一樁食安問題的開始。」營養師也指出,相關驗證申請成本必然會轉嫁至消費者身上,但在校園團膳收費不增加的情況下,大量製備的餐點質量則令人擔憂。

註:三章一Q包含臺灣有機農產品標章、產銷履歷農產品標章、CAS台灣優良農產品標章(三章)及生產追溯標示(一Q)。

飲食、農業環環相扣,長遠推動從內化開始

近幾年,過剩農產全進國軍肚子的消息是時有所聞,從事農業管理工作的邱小姐認為:「政府透過立法保護在地農民,同時也是希望農民能夠具備觀察思考的能力,『一窩蜂』的生產習慣必須被改變,觀察長期市場趨勢決定生產模式,才是經營農產業的長久之道。」隨著量販市場逐漸取代傳統市場,農業生產必須升級,未來產銷班、合作社等集中管理式窗口也將凸顯其重要性。

對孩童而言,認識自己所吃的食物能帶來長遠的影響。

飲食與農業一直以來都是不可分割的重要議題,過去民眾所認知的食農教育或許僅包含食材來源或料理方法,但有了法條與最直接的預算介入後,是否能讓民眾更深刻感知食農素養的重要,此也成為接下來受社會關注的重點。如同人人都擁有的環保杯,日常消費時又有多少人能真的帶出門使用?短暫的感動性消費只是一時,能跳脫便利與價位等需求考量,真實內化並自發性地落實「食農教育法」的精神,在國內的發展上都仍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參考資料

食農教育法(2022)。食農教育法。行政院農業委員會。https://fae.coa.gov.tw/files/kids_edu_articles/5/A01_9.pdf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2019)。三章一Q解疑專區。https://4b1q.coa.gov.tw/qa_list.php
林如萍(2022)。美好生活的實踐:食農教育教學知能手冊。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林如萍(2017)。食農教育之推展策略(一):國民小學階段之實施。臺北市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回到文章列表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