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pping Cart

購物車內沒有任何商品。

06

16

2023

傳承五代好味醬油,百年精神醬心獨蔭

走過一百三十餘載,陳源和醬油新甕接替著舊甕,像是一代與一代間的傳承,一年四季從未停歇。

Dsc 1885
陳源和醬油已走過一百三十幾年歷史。

媳婦打開廚房冰箱,門上羅列著自家生產的各式醬油,甜的、鹹的、濃的、淡的,已不算精緻的瓶身明顯不是提供客人試吃所用,她說那是家裡每個人的各自愛好,婆婆喜歡用這支拌橄欖油、兒子喜歡用那支拌白飯,一口家子釀造的,不過是那樸實而真摯的醬日常。

西螺百年老字號,醬油因甘甜聞名

過去濁水溪因溪水混濁而得名,相傳溪流中富含豐富礦物質,加上全年日照充足,釀製出的醬油都特別回甘,因此當時幾乎是家家戶戶都必備著釀缸,以滿足三餐料理所需。而因為各家所釀造的手法不同,甕裡所盛裝出的都是獨有的私房味道,饕客產生了消費行為,漸漸傳承至今便成了現在西螺老街上的所見的百年醬油廠。

Dsc 1895
褪色的老字號招牌與日常的生活痕跡。

雲林西螺醬油舉世聞名,一百多年的歷史順著濁水溪流延續至今。各家的祖傳秘方鎖住了老客人的味蕾,隨著一代傳承一代,傳統的手工製程也因應時代更迭而必須正視起加工的衛生安全條件,媳婦分享:「從一支支手工裝填醬油,到現在殺菌自動化包裝,從小我們就是看著這些醬油長大的,為了存放這些大型設備,也才有了現在的新廠區。」

老牌傳承古法釀造,環環都是甘甜秘方

鐵架上是一盤盤煮熟並拌勻麴菌的黃仁黑豆,送入恆溫的「育嬰室」後便是七天的發酵等待,媳婦提到:「通常前三天是最難顧的,要隨時注意溫、濕度以及豆子的狀態。」這個過程稱作「養麴」,目的是為讓麴菌能夠生根進黑豆中,使蛋白質能夠分解為氨基酸。

醬油 1
陳源和醬油製程。

七日後將菌絲洗淨,便可將完成之「豆麴」與鹽放進甕中釀製,依照季節不同,約在六個月即可收成「醬醪」,壓榨出汁過濾後可得「生抽壺底油」,濃度極高,多數於料理時使用,甘醇的味道被視作天然的味素;但因為甕缸中生菌數高,因此抽取煮沸殺菌後,並加入少許糖調味後,才能稱作「醬油」。

Dsc 1848
甕缸裡是黑豆麴與海鹽正在發酵。

而過濾後的豆渣仍有其價值,能提供畜牧場作為純植物性的飼料,回歸土地餵養動物。傳承古法釀造,第四代負責人陳弘昌秉持著陳家的一貫精神,日日維護著醬油的好品質。

本土有機「島油」,口口吃出永續好味

陳俊志是第五代負責人,當初接手後便認定「有機」是現代飲食的趨勢,回首審視家中產品,祖傳古法本就是以「無添加」作為標榜,在市場競爭下,便一口氣決定投入有機生產,但有機食品原料本就不便宜,更遑論繁瑣的生產紀錄工作,媳婦甚至哭笑說:「光是澳洲湖鹽的價錢就快跟豆子一樣貴了,怎麼還敢把人工算下去。」

Dsc 0042
選用本土有機黑豆製成的台灣「島油」。

陳源和有機島油(醬油之台語諧音)取名自我們生活的島嶼,選用台灣本土有機黑豆,契作範圍從明道大學、鰲鼓濕地到花蓮環頸雉保育田,腰封上印製的是國內代表性的幾座大山,刻意不上防水膜也是希望除了照顧在地農民,也能用一己之力保護土地環境。小小的發心源自那山川的滋養,也期待這樣的香醇能夠一代一代繼續相傳。

Dsc 1911
牆上掛著大大的「醬心獨蔭」,是陳弘昌對客人、也對自己的期許。
回到文章列表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