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pping Cart

購物車內沒有任何商品。

08

18

2022

蚵農養殖困境多,國產蚵仔正在消逝中

「討海怎麼有農閒?連颱風天也一堆事要做!」沈甸甸的蚵串被一拉而起,搭上同班車的還包括魚、蝦、蟹及讓人頭痛的蚵螺,波光粼粼的海面下一點也不得安寧,陳火炎哀怨地說著今天的收成被蚵螺吃了一半以上,但也沒打算對牠們做什麼,打撈起的大夥在進入洗蚵機後又重新回到了自由的大海中。

**洗蚵機洗去殼上的泥以及挾帶的魚、蟹。

東石港口宮是在地漁民的信仰中心,每年在養殖開始前,陳火炎總會到宮裡請示媽祖:「今年能否是個風調雨順的一年?」蚵仔是一年一收的水產,如同農民看天吃飯,漁民每年在決定養殖量與時間前,也得問候老天是否賞臉,尤其受到颱風及西南氣流影響,沿海的養殖更是首當其衝,在沒有設施能夠防護下,基本上確實只能「靠天」了。

一年的辛勞,在清明後開始收成

以浮棚式養殖而言,每年中秋後是新一季養蚵工作的開始,蚵農會將蚵苗放入海中,空的蚵殼串作為附苗器,等待蚵苗附著並開始成長,兩週時間母殼便能附滿蚵苗。待20至30日的成長,蚵農會開始疏理蚵串,將一條條拆解後掛於棚架上,使每一個蚵仔都能有舒適的生長空間。

東石牡蠣浮棚式養殖工作概述圖(資料來源:漁民口述)。

若氣候穩定,浮棚式養殖在清明至中秋期間,會是收成一年辛勞之時,但陳火炎也提到:「今年五月較晚回暖,蚵仔就有慢肥的現象,當然後續收成也會受牽連。」吃蚵仔得看季節,中秋後東北季風開始吹拂,蚵仔基本上也不太長肥,因此便會結束一季的收成。

洗蚵、鋟蚵,產業老化議題待解

通常收成回到陸地後,會到「蚵池仔」洗過淡水,綜合鹽度外也能讓蚵仔較保水,陳火炎分享道:「過去蚵農會延著朴子溪將蚵仔吊在船後順水拖行,讓蚵仔在淡水河域中過水。」帶殼的蚵仔一籠重達一百多斤,過去產量大會批發給工人處理,在三十幾年前鋟蚵仔的工錢是一斤十元,陳火炎的兒子陳華宏也表示:「幾十年過去,現在的工錢也只漲到一斤三十元,別覺得好賺,『蚵鋟仔』很尖銳,基本上我們從小都是先把手戳爛才上手的。」

泡過淡水的蚵仔能降低鹽度也能較保水。

產季結束,蚵農卻仍不得閒,要趕緊再綁新的棚架與蚵串,才能跟上新一季的養殖。高重複的鑽剖、綑綁、搬運等工作長久累積下來其實都是負擔,隨著整個產業快速老化,漁村所流失的青年人口正衝擊著整個蚵產業,蚵工難尋加上物價飆漲,許多過去習慣批發給販仔的老農,也不得不開始正視如何以自產自銷突破現有困境。

工人熟練地以蚵鋟仔將蚵肉取出。

滿街都是東石蚵,魚目混珠產地難辨

但銷售困境更棘手的其實是產地溯源,根據農委會漁業署統計,光是2020年牡蠣進口就高達2,600公噸。同年嘉義縣牡蠣產量僅8,630公噸(佔全國45%),為何市場中甚至海產店卻八成以上皆標榜著「東石蚵」?東石鄉因為是國內最大產地,一直以來都是批發商的聚集地,因為產業勞力密集,許多外縣市養殖的蚵仔也會送至此地鋟殼,由於消費者對產地的迷失,業者多會順勢將在此吞吐之蚵仔全歸類為「東石蚵」。

**陳華宏雖目前無從事養蚵工作,但經驗卻仍猶在。

由於國內市場供不應求,近年許多不肖業者會在「東石蚵」中混以東南亞進口之蚵仔,低廉的進價在市場上開始排擠本土蚵業,有業者便表示:「自由貿易並沒有錯,進口蚵都有經海關抽驗,反觀國內的水域安全才令人質疑。」暗指了沿海工業區的污染。海水順著潮汐流動,有關牡蠣的產銷履歷確實難以落實,當「東石蚵」成為一種品牌保證,如何讓消費者明辨產地,著實是門極具體挑戰的課題。


**標示之照片由陳華宏拍攝提供

參考資料

行政院農委會漁業署(2021)。民國109年漁業統計年報
行政院農委會。蚵生產方式
蚵民話家長。蚵養殖的步驟
林吉洋(2021)。年進口兩千噸越南蚵流向成謎?源頭就混充,下游難追溯蚵農:產地標示刻不容緩。上下游。

延伸閱讀

鮮美的東石蚵仔,從養殖初探產業的永續發展

回到文章列表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