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的要整理側芽、小的要趕工採收,每天光忙它們就忙不完了。」不認真聽還以為是哪位爸爸正在唸著日常的家事。
位在嘉義市的好瓜造智慧農場是青農林楷堯辛勞的結晶,兩分多的溫室面積一年四季輪替著小黃瓜不同階段的成長,從種植、採收、包裝到銷售,林楷堯幾乎是一手包辦,他靠著智慧與創意,讓品牌「好瓜造」在這座城市中開始聲名大噪。
知識與策略,有效減緩無謂撞牆期
說到嘉義市,許多人很難與農業產生直覺連想,因為耕地面積(1,791公頃)僅佔全市的30%,其中七成以上為水稻,而「好瓜造」選擇以小黃瓜為目標作物,也在交流道旁成了特立獨行的存在。三年前林楷堯帶著過去生物相關所學與農場工作經驗回到從小成長的城市,租了塊農地變就此步上了從農生活。
而那些返鄉青農的故事千篇一律似乎是跌跌撞撞、越挫越勇,但林楷堯憑的卻是知識與策略,一路上並無所謂的「撞牆期」,而是一切照著規劃走,他笑說:「沒有策略會賠很多錢欸!農業風險這麼大,每一分投資都是錢。」在這個智慧農業的時代,憑著資材與科技輔助其實並不夠,農民在背景知識的持續獲取有時才是更重要的關鍵。
小黃瓜粗細論品種,美醜論技術
一根根濃綠小黃瓜正等待包裝出貨,這是來自日本的CU87品種,相較傳統品種更為粗大且帶有光澤,林楷堯帶著些靦腆,誠懇地表達出對其的熱愛:「這個品種真的很脆很好吃,少去傳統黃瓜的苦澀,三年來我都不曾換過品種。」鮮甜的滋味可是連小朋友都愛吃。
許多人的既定印象會認為,越粗的瓜應當是越老,而彎彎醜醜的瓜則肯定是無毒,對於小黃瓜的迷思是百百種,但其實瓜的外觀與品種、開花時間甚至氣候都有關連,彎與直取決於技術,林楷堯也闢謠:「就算慣行農法也會產生許多醜瓜,只是鮮少流入超市,所以才容易讓消費者誤會。」
智慧農業為輔,安心種出零檢出小黃瓜
而外觀的美醜也與病蟲害脫不了關係,其中令人最無解的就是「薊馬」,隨手拿起桶裡的小黃瓜,多少都還能在表面看見少數,而薊馬吸取汁液後會讓瓜的表面產生傷口紋路,甚至傳染病毒病,即使已經刻意在門口做上兩層防護網,還是敵不過入侵。雖然害蟲本身對食用無害,但對於追求N.D.(無農藥殘留)為目標的農民來說,選擇無毒栽種就勢必在外觀上得做出取捨。
「好瓜造」以智慧農場為名,但智慧科技是否真能協助農產價值?林楷堯僅直言:「要讀書!」,自動化設備是幫助傳承經驗的好工具,在因應氣候調整養液配方時,智慧農業便能精準地去執行農民的想法,但一切想法仍都得回歸農民的背景知識為底。「小黃瓜要住得舒服,才能長得健康。」林楷堯以策略經營管理農場,透過智慧讓更多人能吃到安全又鮮甜的小黃瓜。
新鮮小黃瓜特徵
- 嫩刺保留完整。
- 表面亮麗光澤。
- 瓜身按壓硬實。
- 尾端花朵仍在。
- 淺白果粉包裹。
參考資料
農業知識入口網。農漁生產地圖-胡瓜。
嘉義市政府主計處(2022)。110年度統計年報。
延伸閱讀
-
拾間專區|好瓜造小黃瓜 瓜瓜輕纖麵 嘉義西區NT$ 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