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林欣諼
「我的店名叫竹間草堂其實是有意義的,因為我姓簡,簡字拆開就是竹間,草堂跟炒糖是諧音。」簡冠軒解釋著工作坊的名稱由來。
跨世代傳承,將製糖文化延續下去
名稱極具詩意的竹間草堂位於花蓮縣光復鄉,亦即甘蔗的故鄉。花蓮光復的大和工廠曾是日治時期重要的糖廠之一,簡冠軒不僅期望能將這項文化繼續推廣給更多人了解,更希望讓大眾吃到健康的糖,因此在緣分驅使下,接手了阿公的甘蔗園,並開創製糖工作坊—竹間草堂。
簡冠軒娓娓道來重回故鄉種植甘蔗的過程:「阿公那時候種甘蔗主要是交糖廠,糖廠轉型後白甘蔗在我們這消失了很長一段時間,我從國外回來後有想務農的念頭, 姑姑就將這塊地交給我經營。」
探索有機甘蔗種植,從種植技巧到收成
隨著微風輕拂,蜂群也跟著徜徉在這片香甜的甘蔗園裡,農園以友善管理為主,在種植過程中不噴灑農藥、除草劑及化學肥料,只施用有機肥。簡冠軒向我們分享甘蔗的種植習性:「種甘蔗最重要的是土地,適合種在砂石地,排水性好。」太多水分堆積的甘蔗在製糖過程會變得很濃稠,難以炒乾。
種植在園區的白甘蔗糖度高,肉質比市面上能直接食用的紅甘蔗更為堅硬,其產期約落在十一月到四月左右,簡冠軒補充:「端午過後這個甘蔗的甜度會不夠,沒辦法做成糖,但甘蔗種一次可以採收三年,老的部分會自然淘汰掉,底部的根會繼續長出來,施肥後隔年就還能再採收。」
總是害怕吃糖?揭密紅黑糖製作過程
製糖過程的陣陣糖香不免喚醒在地人沉睡的記憶,採收後的甘蔗需經過一道道程序,自行榨汁、熬煮、手工翻攪,才會形成最後一塊塊的紅糖。「我們炒糖不是在鍋裡炒,而是煮到一定濃稠度後倒在一個鐵板上,讓它冷卻並把空氣炒入,將裡面的水分蒸發掉。」熬煮過程也不添加任何添加物,讓大眾能夠吃到最原始的風味。
糖作為飲食中的大宗,關於糖的一些迷思總讓人對其望之卻步,但其實吃糖也能夠吃得健康,簡冠軒分享了紅糖與黑糖的差別:「甘蔗汁熬煮後出來的第一道是紅糖,紅糖是沒有任何添加物。市面上的黑糖分成傳統黑糖與還原黑糖,傳統黑糖是熬煮得更久一點,再加入熟石灰凝固;而還原黑糖則是用糖蜜添加二砂製作。」相較下,紅糖不僅能消暑鎮痛,對人體也較少負擔。
「我們會一邊收成一邊製糖,趕在收成的時期讓大家來體驗炒糖。」因製糖繁複的過程,在糖廠轉型後便越來越少人願意從事古法製糖,簡冠軒希望開放給更多民眾前來體驗手工炒糖,一起感受這項歷史上重要的文化。
-
拾間專區|古法手炒紅糖 竹間草堂 花蓮光復NT$ 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