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pping Cart

購物車內沒有任何商品。

02

23

2024

粒粒芝麻皆辛苦,得來不易的本土「黑金」

作者/楊淯婷、黃語晨

「啪、啪」的拍打聲中,粒粒芝麻從乾燥的植株上掉落。視野望去,田野中盡是一頂頂可愛的三角帳,收割下的芝麻株在綑綁好後會以束為單位撐開排列,果莢享受著冬日暖陽的沐浴,靜待著微風帶走水氣,再經層層加工後,才會是平時所熟知的粒粒黑芝麻。

Dsc 0929
成束的芝麻植栽在田間堆放成一座座帳篷。

逐年減少的西南部「黑金」―本土芝麻

國內芝麻一年有兩次收成,分別在春、秋兩季播種,夏、冬時節收成,因春作成熟時恰逢清明雨季,通常收成不佳,故秋作便成了主要產季,每年11月中旬至12月便是芝麻採收的最好時機。芝麻產地多分布在中南部,根據農業部民國111年統計,台南市芝麻產量佔全國八成以上,其餘縣市苗栗縣、彰化縣、雲林縣等中部縣市,但產量均不及全國的5%,可見其產地之集中性。

簡報1
民國111年各縣市芝麻產量(資料來源:農業部)

芝麻及麻油雖說是家家戶戶廚房的常備品,但其實真正的國產芝麻量僅佔總需求量的4%,根據農業部111年統計,每年芝麻進口量近約4萬公噸,國產芝麻卻僅有1,805公噸,供不應求的狀況是連年再增加。早期台灣中南部四處可見芝麻蹤影,民國50年栽種面積高達8,845公頃,一年可產出4,500多公噸,但隨著國際貿易發展,農民逐漸轉作其他作物,目前總生產面積僅剩下約2,000公頃,也更加彰顯了本土芝麻的珍貴。

採收的艱辛,收割到篩選全都靠人工

所謂「粒粒皆辛苦」,不只適用於稻米,或許形容芝麻更加貼切。爆芽蜘蛛的主理人呂梅菁與王怡力兩人一大清早便到田中收割芝麻,採收過程皆倚靠兩人的雙手,一採收就是好幾天。怡力說道:「它本來有綠色的葉子,只要你看葉子掉光基本上就可以成熟了。」當芝麻葉掉落、果莢開始轉色成熟時,便要把握好時間,開始彎著腰、拿著刀,將一株株芝麻砍至相同長度並綑綁成束。一束束剛收割捆綁好的芝麻豎立在田間,經歷二至三週的日曬,待其果莢完全乾燥,才能鋪開帆布,就地拍打成束的乾燥植株,使芝麻順利掉落。

Dsc 1009
Dsc 1002
要用盡全力綑綁,才能避免芝麻束散開。

在採收的過程中,也發現了一些白色的芝麻粒,怡力解釋道:「它有一個篩選程序,現在看到白色的芝麻不是白芝麻,只是沒有成熟的黑芝麻。」白色、黃色都還不夠成熟,最後有一個程序叫風選,讓風把這些不夠重量的未成熟芝麻篩掉,成熟的芝麻較厚實,經過層層揀選去除雜質後,才能計入當季的產量中。

Dsc 0950
白色的芝麻是尚未成熟的芝麻,並不是平常食用的白芝麻。

由於芝麻相對於其他雜糧而言,果莢曬乾後容易裂開,在使用機器採收時容易因掉落田中而難以拾起,除非是大面積種植經得起損失,否則多數農民都會選擇以人工採收。但高度仰賴人工既耗時又得負擔高成本,導致本土芝麻售價總是遠遠高於進口芝麻,因此多數市售之芝麻產品原料才會多來自於國外。但也因進口芝麻需經歷長時間運輸,本土芝麻在香氣上更勝一籌,在人人注重飲食品質的現代,本土芝麻才能在精緻消費市場中穩佔一席之地。

芝麻農的困境,物稀更顯友善價值

缺工問題、進口芝麻低價競爭等種種因素導致國產芝麻連年供不應求。國內、外的大量需求催始政府推廣以機械取代人力,但機器的高耗損及耕作面積零碎的問題也隨之浮現。本土芝麻高度仰賴人工,重工更重本,售價比起進口芝麻高上許多,面對種種挑戰,許多農民早已選擇轉作,而剩下的芝麻農們則被迫著必須從現實條件中尋找本土芝麻的價值與出路。

Dsc 0912
西南部無雨的冬天正適合曬芝麻。

「本土芝麻香氣十足,製成麻油或其他加工品,無論是品質亦或是氣味都完勝進口芝麻。」梅菁自信地說道。爆芽蜘蛛在種植芝麻的一路上,選擇以「自然農法」無藥無肥的耕作方式種出安心與健康,但先不論產量,光是除草要和慣行作法相比都可說是難上加難,田間的野刺莧甚至猖獗地四處蔓延生長,彷彿宣告著自己才是這塊土地的主人,就連鄰近的老農友路過也只能直搖頭。

Dsc 0926
惜物的兩人甚至在綁成束前會先拍打搜集一次成熟的芝麻。

去年倆人收成的芝麻產量並不多,索性便將所有芝麻榨成油,借了台小機器以人工自己榨油,儘管只是少量,也讓兩人足足忙碌了一天。怡力介紹著自產的芝麻油:「我們的油跟進口的很不一樣,用低溫70度榨出的油是清澈的金黃色,保留了生芝麻的原始風味,適合涼拌直接吃,拿來炒菜太可惜了!」珍貴的幾瓶麻油不到片刻就被搶購一空,消費選擇建立在生產的堅持,或許正因稀有,物產的友善價值反到更能被細細地品味。

參考資料

回到文章列表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