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杯烏龍拿鐵微糖微冰!」「兩杯梅子冰茶半糖去冰。」購買客製化手搖飲,似乎成了現代台灣人的消費習慣,當五花八門的飲品映入眼簾,台灣茶文化卻悄悄式微。根據食品工業發展研究所估計,台灣在2013年,有將近六成的茶葉製作成包裝茶飲料與手搖茶飲料,隨著年輕族群飲茶型態轉變,本土茶文化該如何加值與推廣,成了茶商必須面對的課題。
阿里山高山茶,甘醇濃郁揚名國際
事實上,茶產業早已在台灣歷史上留下痕跡,自十七世紀開始,荷蘭人將台灣視為轉口貿易基地,我們便與茶葉結下不解之緣。而說到台灣茶,必然無法忽略阿里山茶產業的地位。日治時代,日本總督府為了與東南亞產茶國競爭,以提升茶葉質量,推動一系列茶業改良措施,為台灣茶奠定現代化基礎。阿里山茶產業便是在此脈絡下,逐漸邁向國際,成了許多饕客心中所嚮往的特級茶品。
尤加利農場打造五星製茶廠,創造品牌新價值
阿里山茶葉產區分布於竹崎、中埔、大埔、番路、梅山、阿里山等鄉鎮,因為其得天獨厚的氣候與地理環境,孕育出的茶品具有獨特香氣、喉韻與口感,入口後甘醇清香的餘韻,打破了大眾對於茶苦澀的刻板印象。在茶產業蓬勃發展的年代,位於嘉義縣梅山鄉的尤加利農場(鼎豐製茶廠)率先通過ISO9001認證,場主劉賢談更在民國97年即申請產銷履歷,且連獲兩屆產銷履歷達人的殊榮。
致力於提升茶葉品質,尤加利農場選擇使用有機肥料,以人工除草方式取代除草劑,因為其嚴謹的規格管理,被農委會評選為五星級製茶廠。當年,走在趨勢前端的劉賢談為了出口外銷,更採用原葉打碎的方式製作茶包,堅守台灣茶純正、優良的品質,屢次獲得獎項。
消費結構轉變,台灣茶走向精緻農業
然而,隨著土地與勞力成本增加,台灣茶逐漸走向精緻農業,年輕消費族群轉向投入便利性高、單價較低的包裝茶飲與手搖飲市場。目前台灣茶葉需求有近三分之二仰賴進口,具有優勢的進口茶葉(越南茶、柬埔寨茶、中國茶)壓縮了台灣茶的生存空間。過往家家戶戶備有茶桌的景象漸漸褪去,為因應國內消費市場轉變,許多茶農選擇減少耕作面積,抑或改作咖啡,以符合消費趨勢。
尤加利農場有感於此,不斷提升自身品質,劃出市場區隔,期待台灣茶能再次受到重視。「其實茶葉與手搖飲的價格相差不大,長期換算下來我們買的是健康,投資自己怎麼會貴呢?」行銷總監劉宜欣真摯地解析。近年來混茶事件、農藥殘留事件接連爆發,使得消費者意識到溯源的重要性。生產製程公開透明,才能喝的安心,而選擇純正好茶品,更能為食品安全把關。
反思茶葉文化變遷,消費選擇是關鍵
劉宜欣說道:「政府正在推動減塑計畫,既然我們都願意帶環保杯出門了,是否可以先在家裡準備茶飲呢?」當越來越多人重視健康飲食,台灣茶文化似乎重見曙光。事實上,我們都知道手搖飲對身體的危害不容小覷,而為了解決口腹之慾並顧及健康需求,或許,選擇居家茶飲是折衷的解方。
反思台灣茶文化變遷,消費選擇是關鍵,即使當前市場遠不敵「即飲型茶飲」的趨勢,依然有許多茶商極力推廣茶業歷史與文化。台灣茶葉產業歷經百餘年的能量累積,更在國際上佔有一席之地,不可抹滅茶葉為這片土地所賦予的價值。今天,就讓我們從「帶一杯好茶」出發,一同延續台灣茶的故事!
參考資料
- 農業科技決策資訊平台(2019)。邁向臺灣茶產業3.0之轉型契機與發展芻議。
- 黃齡誼(2016)。手搖茶飲有多夯?台灣茶又銷到哪去?食力。
- 黃齡誼(2016)。台灣茶業百年史,塑造飲茶生活文化。食力。
- 周孟嫻(2014)。我國茶葉加值策略分析。台灣經濟研究月刊。
- 何志峰、林浩鉅、何青儒(2011)。臺灣茶葉產業結構與經營模式的轉變。北商學報。
- 張忠正(2010)。日治時期台灣茶業的發展。德霖學報。
延伸閱讀
-
產地直送|尤加利農場高山茶 嘉義阿里山NT$ 180 – NT$ 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