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侯人瑀
攝影:侯人瑀
從小住在廟口的蔡承哲隨著廟宇文化薰陶,慢慢走上潛心研究紙糊工藝的道路,可能耳聞朴子有個紙糊大師;或是讀過民俗信仰深深刻畫在他心中的報導。大大小小關於紙糊工藝的採訪不間斷,這是近年來大家認識他的第一印象。鮮為人知的是,回到朴子,其實是為了家人。去年五月因為父親中風,毅然決然連夜趕回家鄉。他說:「什麼都沒來得及整理,行李簡單收一收就回來了。」回家的念頭強烈,畢竟是長子,總覺得照顧家庭是自己的責任,他是大家的紙糊老師但也是年邁父母的兒子。
實際搬回來更是重重考驗的開始,為了繼續鑽研紙糊,把住家一樓改造成工作室。原先用來招呼親朋好友的客廳成了糊紙的場所,把家人們長久以來的生活習慣進行大更動不免產生摩擦。「只能盡可能地找出更適合的方法,慢慢調整,互相包容。」對蔡承哲來說,回家是必須盡的責任,而紙糊是想要也應該要做的事。
回到家其實也不到一年的光陰,問起再次定居朴子的感受,和幾十年前的兒時記憶是否有變化?他說:「每天都很忙呀,我家在廟口,大家來拜拜,經過就會好奇進來參觀,哪有時間感受變化。」因為推廣和分享是做紙糊的初衷,所以一有人來,就會放下手邊的工作仔細介紹。白天總是忙著招呼客人,壓縮了原先繁瑣的準備材料時間,唯有深夜,才能專注地糊紙創作。
早上九點起床,九點半到圓環旁的果菜市場買菜,同時間,家裡有外籍移工協助長輩生活起居,接著11點準時開飯。蔡承哲邊幫爸媽夾菜,邊說他吃不多,媽媽也在旁念著兒子都沒在吃。但即便不喜歡吃正餐,每天還是會陪著父母好好地吃頓中飯。他提起母親,心疼傳統社會裡媳婦的難為,無奈地笑著說:「我覺得媽媽辛苦,所以總是對爸爸比較大聲」像是能替媽媽出口氣一樣,但看到爸爸生病, 卻也是義無反顧地回家。對家人的情感是濃厚卻又複雜,他分享常和爸爸意見相左吵架的情況,卻又擔心父親夜夜顧門等他回家,身體會吃不消,「我們一輩的父子關係好像就是比較遠」他這樣感嘆。
「弟阿」是蔡承哲的乳名,「小時候叫他弟阿,現在我都叫承哲阿,他很乖啦」八十多歲的媽媽說起兒子很是稱讚,「回來一起住是比較有伴,不過他好忙耶,都做到很晚,我要睡了他還在做」,父母最在意的還是子女的健康。而人稱紙糊大師的他謙虛地表示「叫我蔡大哥,我更自在」,害臊地跟母親解釋,因為紙糊教學,大家才會稱他老師,媽媽笑瞇了眼,滿是驕傲。今年五十多歲的「弟阿」在母親眼中永遠是那個還小的寶貝兒子。
「紙糊一點都不難,人的相處才是最難的!」不論是找到和諧的家人陪伴之道,或是在地方上工作與百百款人交往,仍能保有創作初心,都是他時刻警惕自己要做好的。蔡承哲不停地強調,那個和大家教學相長的核心理念和與人為善,心態才是紙糊工藝最重要的。體驗課時會讓大家開心學習,但對待更進階鑽研紙糊技藝的徒弟們,身為師父的他收起笑容,教導他們要正直地為人並嚴肅對待作品。曾有同行提醒他不要傾囊相授,留一手才能保有大師封號。但他表示曾失傳的紙糊是這十年間摸索出來的,因為起心動念是分享,他會持續鑽研也會和願意學習的大家互相砥礪,讓紙糊技藝傳承下去。
紙糊是興趣也是志業;陪伴家人是日常,做紙糊有年限而回家是兒子該做的事,他盼望自己能盡力在不同角色中做到問心無愧。在蔡承哲身上貫穿了匠人的專注與堅持,在一層一疊中糊出能傳承百年的技藝和對家人無盡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