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侯人瑀
攝影:侯人瑀
「我在回家的這段路上找到生活。」陳─少少甜點工作室主理人
朴子第一市場台語又稱舊菜市對於二十多歲的年輕居民來說既陌生又熟悉,若是提及買菜自然而然連結到的是另一個每天都人聲鼎沸的第二市場,除了原本就住在第一市場的居民外,大部分的鄉親至多就是在市場的一樓買點小吃。坐落在老街區又鄰近配天宮,廟前的人來人往卻似乎都與「它」無關。
放眼望去,第一市場是平房居多的中正里少數的巨大房子,往裡走是好幾棟建築運用一個個廊道串起的連棟大型室內市場,擁有多個中庭,矗立在小城裡寧靜又神秘。
四層樓的市場目前以住家用途居多,和二樓圍在一起聊天的奶奶們閒聊,各個都是第一市場的資深住戶,住齡五六十年都是基本。曾在一樓開雜貨店的奶奶憶起市場的過去,描繪的景象是我從來沒見過的,那證券公司和遊樂場的痕跡在奶奶的言語中一一勾勒,另一個推著孫子嬰兒車出來聊天的奶奶笑著說:「當時還有賣牛排呢!」
一樓賣蔬菜;二樓有小吃;三樓開了證券公司,圍坐成一團的奶奶圈一來一往拼湊市場當時的樣貌,細數他們記憶裡幾十年來第一市場的變化,邊模模糊糊地說道:「應該是這樣吧,也不太確定了,都好久好久以前了,當時人好多的市場如今像是公寓了,一般人是不會上樓的」
「那個在三樓總是公休的賣甜點妹妹怎麼又沒開店了,有沒有賺到錢啊?」陳轉述最一開始進駐市場時鄰居們對他的疑惑,明亮又相對新穎的陳列在安靜的市場三樓特別顯眼,有趣的是初期以網路訂單為主的營業模式常吸引見證了市場從熱鬧到人煙稀少的阿姨、叔叔們的關注,能不能生存下去是市場資深居民對這個市場新店家最在意的關心。
賣甜點要回朔到陳剛回朴子生活時因著食品背景開始在社群寫的烘焙日記,少少甜點工作室原先叫少少三分鐘,因為做的甜點數量少、品項也很少,做事又都三分鐘熱度,那系列的文章就以少少三分鐘命名。沒想過會當成工作的烘焙,做著、做著;寫著、寫著開始有客人訂購,也因為對當時的職涯不滿意,他花了幾年存夠了買設備的錢就把工作給辭掉了,少少三分鐘甜點工作室便在此時正式誕生,開啟了這個不確定未來的挑戰,經過三年來回調整後慢慢成了現在甜點工作室的樣貌。
如果用顏色形容離開嘉義再次回到家鄉的這段時光,陳覺得那會是綠綠又黃黃的,綠是寬闊且舒適,他眼中的嘉義更是充滿綠意;而黃是既明亮又開心的感受。他表示很多體悟都是這幾年一直自我對話及回應大家對他不停投擲返鄉的疑問才開始找到答案的,從來不喜歡返鄉青年標籤的陳也在回到家將近八年的現在開始有了自己的註解。
陳站在市場頂樓望向遠處說:「剛來的時侯我常在這裡往外看,因為那是我家的方向,只是那時沒發現原來我在意家」因為在外生活過才知道嘉義是即便生活有高高低低也能好好回到平靜的地方,從心理、從環境都踏實舒適,又接著說:「我不是返鄉青年,我只是享受每個選擇的當下」陳在堆疊起的選擇裡,推敲出最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
隨著日子推移甜點工作逐漸穩定,陳開始萌生除了製作甜點之外的時間想把空間分享出去的念頭,他清楚自己的心意不是以開放內用的方式,將原先販售外帶甜點的工作室進一步延伸成咖啡廳,而是更在意分享給大家自己的生活體驗和提倡每個人都能療癒自己的想法。
接著,有感於身邊的朋友或是購買甜點的客人,常提起下班後總是不知道能去哪的需求,陳想創造一些機會讓大家聚在一塊。找了曾在獨立書店工作的我合作,有了夥伴一起,便迅速展開行動,花了一個月整頓工作室,並將這裡取名為《舊市三樓》。從能夠讓大家自在的角落發想,我們向周遭朋友募集了一些二手書,把這個空間從少少甜點工作室獨立出來,希望透過提供書籍作為邀請,我們期盼這個地方能夠更寬闊的容納各種連結、發生有趣的事。
目前《舊市三樓》平時開放空間,提供二手書給大家閱讀並販售少量選品,不定期邀集聚會。帶著分享的初衷,陳在這個充滿老朴子生活痕跡又逐漸沒落的第一市場撒下種子,把回家八年來慢慢理清晰的體悟化成舒適生活的實踐,繼續在第一市場進行人生實驗,這次還么喝了大家一起。
- 少少甜點工作室 ❘ https://www.instagram.com/hihichenchen/
- 舊市三樓 ❘ https://www.instagram.com/kutshisannlau/
- 地址 ❘ 嘉義縣朴子市第一市場三樓32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