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來吃、快來吃,現採就可以吃啦!」阿源師小心翼翼拆開樹梢上的紙袋,一顆顆紅潤香甜的蓮霧透著夕陽光輝顯得格外可愛,而我們早已迫不及待咬下那清脆香甜的好滋味。
台灣蓮霧起源,馬來半島的熱帶常綠果樹
作為熱門水果之一的蓮霧,其實是十七世紀荷蘭人從馬來半島引進的熱帶常綠果樹,後來漸漸演變成南台灣主要經濟水果。在日治時期多為零星種植或作為庭院樹使用,直至1987年才以10500公頃達到栽培面積巔峰,後期受到市場上替代水果競爭等因素影響,種植面積已不如以往。根據111年農業部統計資料顯示,台灣蓮霧以屏東縣34717公噸佔近全台七成五的收成產量,其次依序為高雄市(5187公噸)、嘉義縣(4349公噸)、宜蘭縣(1144公噸)。
氣候影響蓮霧收成,颱風導致早花受損
蓮霧作為熱帶果樹,喜好生長於濕潤且肥沃土地,15-25度的氣候環境最適合果實生長,涼爽季節則有利於糖分累積與花青素合成,台灣南部地區因冬季少雨且日照充足,便成了蓮霧主要產地。然而,蓮霧種植並不容易,當果實成熟期遇上10度以下低溫,則容易凍傷造成裂果及落果,「因為農曆年前寒流來襲,很多蓮霧都被凍傷了…」打開紙袋,大小不一的坑疤烙印在蓮霧身上,阿源師的話語中滿是心疼。
「去年八、九月一直下雨,造成蓮霧裂果很多;近期天氣炎熱,螞蟻還全部跑出來…真的不好種呀。」皮薄而細緻的蓮霧怕冷、怕風,栽培時投資成本高,農民須承擔更高的種植風險。去年九月海葵颱風擾亂蓮霧催花期,導致早花嚴重受損,根據農作物災害統計蓮霧災情損失將近兩百五十萬元,而實際損失情形卻難以估計。
赤蘭溪旁的蓮霧達人-阿源師
或許,屏東蓮霧已是家喻戶曉,但種植在嘉義的蓮霧也不容小覷,坐落於阿里山腳下赤蘭溪旁的「伍育果園」,有阿源師夫婦將近三十年日日不懈的成果,果園裡黑糖芭比蓮霧清脆香甜、巴掌香水蓮霧則碩大飽滿。阿源師侃侃說著自己與蓮霧的緣分:「羅馬不是一天所造成,剛開始種植莽莽撞撞,光是果園裡的蓮霧就種死了一半…」蓮霧種植並沒有想像中容易,阿源師耗費許多時間、精力與昂貴資金,不斷地將種植經驗堆疊累積,最後成了赤蘭溪旁的「蓮霧達人」。
產期調節,生產高品質蓮霧
一般來說,蓮霧採收期落在每年5-7月,但夏季高溫多濕的環境導致病蟲害嚴重,果實品質良莠不齊;此外,夏季正好是荔枝、龍眼、芒果等水果的採收期,若是同期採收價格並不理想。有鑑於此,農民利用產期調節技術提早催花、錯開產期,不但蓮霧品質優良,價格也較佳。
阿源師輕輕撥開樹葉並詳細介紹蓮霧分粒期、豆粒期等生長時期,眼神裡透著溫柔。伍育果園將300棵蓮霧樹分成八梯次,每梯次間隔10-14天,如此規劃有利於田間作業,避免採收時撞期造成人力吃緊的困難。
草根栽培,天然種植安心好味
「人生際遇有時候就是這樣,或許一路走來並不順遂,但我就是不想認輸啦!」阿源師二十七年以來日復一日巡園、種植、打花、採收,細心呵護著每一顆紅潤而誘人的果實,秉持著園裡不噴灑除草劑,套袋後不使用農藥的原則,將紅彤彤的蓮霧捧在手心說道:「你們吃的就是這麼安心啦!」
近年來伍育果園開始推廣產地體驗,除了台灣旅客躍躍欲試之外,日本、越南、馬來西亞等地的遊客也紛紛前來拜訪,阿源師打趣地說:「誰也沒想到我現在還要忙著經營國內外交呢!」
駛進隱密小道,赤蘭溪旁散發著靜謐清幽的自在氛圍,從蓮霧園裡傳出阿源師一家人的談笑聲,將300棵蓮霧樹當作朋友,他們日日呵護、用心灌溉,漫漫等待一顆顆飽滿香甜的蓮霧順利長大。
參考資料
- 高雄區農業改良場:蓮霧營養診斷與肥培管理推薦資訊
- 賴榮茂:台灣蓮霧產業的現況及趨勢
- 植物保護圖鑑系列
-
產地直送|伍育果園黑糖芭比蓮霧 嘉義中埔NT$ 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