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pping Cart

購物車內沒有任何商品。

08

18

2023

小鎮裡的藝術家青農,走入詹奉宗的友善水梨園

炎炎夏日,豪邁地咬下清甜爽脆的國產水梨,再細細啜飲著自製梨茶,這或許是卓蘭小鎮特意為訪客留下的恣意舒暢吧!

台灣水梨重鎮,台中、苗栗涵蓋九成

根據農業統計年報顯示,台灣水梨近五年平均產量約為十萬公噸,其中有近七成的水梨出產自台中市,苗栗縣則位居第二。身處亞熱帶的台灣早期以種植橫山梨為主,味道酸甜濃厚,但因其肉質較粗,又被稱作為「粗梨仔」,在現代市場的接受度並不高。相對來說,肉質細緻、口感水潤的「溫帶梨」總是令人垂涎三尺,隨著高接梨(寄接梨)栽培技術日新月異,如今在台灣也能大口享用溫帶梨的好滋味。

水梨產量統計 工作區域 1
111年各縣市水梨年產量。

台灣水梨栽種不易,梨穗花苞仰賴進口

卓蘭梨農詹奉宗說道:「今年園裡只有接新興梨,因為豐水梨花苞稀缺買不到…」歷經198天細心守候,一顆顆梨子終於高掛枝頭等待收成,然而,栽種梨子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台灣受限於氣候環境,梨穗花苞大多需仰賴國外進口,也因此容易陷入外在環境的影響之中,順應市場變動做出調整,是水梨農民年年必須面對的課題。

Dsc 0513
每年六月至九月是新興梨的產季。

藝術家的BD農場,輕鬆、療癒、與自然共舞

「大家都說水梨一定要噴農藥才種得起來,我就是想要試試看不噴灑農藥的方法!」藝術家青農詹奉宗選擇在2018年返鄉從農,長年以藝術行政為主業的他,起初以假日農夫的身份投入農業,嘗試將BD(Bio-dynamic)農法理念運用於水梨栽培,詹奉宗期待融合「輕鬆、療癒、與自然共舞」三種元素於自己的農場之中,他恣意地將農業視為一門藝術,以無農藥栽培當作畫筆,逐漸勾勒出自己對農業的詮釋。

Dsc 0473 2
詹奉宗將BD農法的理念落實在水梨園裡。

友善梨園,憑藉雙手恢復土地生命力

詹奉宗將溫帶水梨嫁接在三十多年的橫山梨上,彷彿從新舊歲月之中進行一場世代對話。選擇種植無農藥高接梨已滿五個年頭,他帶著對家鄉的熱愛與土地的關懷,拋棄舊時大量施肥、噴灑農藥的種植方式,憑藉著自己的雙手,致力恢復土地原有的生命力。

Dsc 0453 01
台灣將溫帶品種嫁接在橫山梨上,便可以在低海拔地區種植。
Dsc 0507
友善種植的新興梨清甜不膩且水潤多汁。

詹奉宗一邊採收,一邊說道:「因為我完全沒有噴農藥的關係,所以必須在水梨還很小顆的時候就包裹起來,就怕被蟲蛀蝕了!」即使如此費心照料,依然無法消除慣行農法與友善種植之間的產量差距,「同樣是一分地,慣行農法嫁接一箱花苞,可以收成至少三十萬元左右。而我嫁接半箱花苞,但耗損量高,水梨售價已經貴出一倍,目前最多回收十三萬,兩者差距就在這裡。」他詳細說明著。

Dsc 0500
因為無農藥種植,詹奉宗必須比其他梨農提早包裹果實,以防蟲害侵襲。

彎著身子穿梭於梨園裡,雖然身旁的幾株高粱與太陽麻顯得有些格格不入,在這裡卻也有著舉足輕重的功能,原來這些綠肥植物砍下後可以增加土壤的有機質含量,我們腳下跨出的每一步,都是詹奉宗經年累月下來對土地的呵護。

「當初會想從事農業,也是希望可以過上較為自由的生活。」在得以自主安排時間的日常裡,詹奉宗逐步描繪著對生活、對土地、對家鄉的想像,嘗試著透過自身力量去改變現有的消費模式,好讓自己所熱愛的故鄉能有所不同。

參考資料

回到文章列表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