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閉而昏暗的空間裡,瀰漫著一股溫馨的氣息,楊百文醫師與郭芳雅護理師走進屋內,仔細關心病患的舉動,總能動容整個畫面。往診又稱為出診,為「在宅醫療」的基礎概念,舊時便在社會中運行,為設限於交通、經濟、生理、心理等因素而無法親自就醫的病患帶來醫療服務,也促進醫療網絡的完整性。
有別於住院、門診醫療,「在宅醫療」作為第三種醫療選擇
根據台灣在宅醫療學會說明:「在宅醫療,是連結照顧與醫療間的重要橋樑,是第三種醫療,有別於住院、門診醫療。在科技進步、高齡化照護需求日增的今天,在宅醫療是未來醫學的一環。」
台灣自2011年起關注在宅醫療的相關議題,由台南市基督教青年會(YMCA)邀請日本非營利組織介紹在宅醫療為開端,陸陸續續有許多人投入其中。經過幾年的努力,於2017年4月成立「台灣在宅醫療學會」,期望「第三種醫療」的概念可以導入高齡社會,支援長者在家衰老、在家臨終的想望。
在宅醫療附加價值,間接減少非必要的醫療成本
在研究上,日本在宅醫療的運作模式已繳出漂亮的成績單。當居家醫療與照顧系統相互支援,除了減少非必要的醫院醫療耗用之外,也降低醫療與長照的總支出。楊百文醫師提到:「當生活問題照顧好後,醫療的問題也會隨之減少。」透過定期訪視的過程,可以監測與預防併發症,當病患的問題在前端受到解決,自然而然減少總體的醫療成本。
雖然在宅醫療在台灣的起步晚於日本,但在許多機構和醫護人員的協助下,正逐漸被推動著。醫師、護理師發自內心的陪伴,與患者家屬在通訊軟體上的來回問答,都是一起走過的證明。
醫病關係的建立,深度溝通與理解
事實上,病患在醫院就診的時間十分緊迫,醫師往往只能透過數據來判斷病情,診間之外的醫病關係並沒有想像中的緊密,更限制了彼此深度溝通與理解的機會。而對楊百文醫師來說,頻繁往診的過程,能一次再一次的對話,讓病患以自己期望中的方式離席,也讓家屬做足準備面對「逝去親人」的課題。
根據2012年日本厚生勞動省的調查,有六成的民眾希望自己臨終時能待在家中,四成的人期望在宅接受照顧。然而,隨著醫療技術發展快速,仍有許多患者事與願違,他們倚靠著醫療器材維持生命跡象,卻使得最後的人生風景僅剩下陌生的病房。
「到生命末期時,你想要什麼樣的照顧模式?」楊醫師問道。這個提問看似遙遠卻又貼近生活,或許我們都應該審慎思考。在宅醫療的模式下,熱心的醫護人員親自到府看診、照顧,從中發掘問題並且切入,和家屬一同理出最適合的照顧模式。在宅醫療成了病患的選擇,更是高齡社會下不可或缺的制度之一。
走進病患的人生旅途,我們陪您到最後
當醫師與護理師打開一扇扇房門,親切的問候聲總是迴盪在心中,而日積月累的關係建立,是走進病患與家屬心房的鑰匙。楊百文醫師說道:「家,是一個人最隱私的空間,或許在診間想半天也想不出來的問題,可以從那裡獲得解答。」
頻繁往返病患家中的楊百文醫師,熟練地拿起聽診器,從心臟的跳動間,釐清歸納法裡的專業判斷。專注著在鍵盤上敲打病歷的他,讓我們知道,在人生的最後一哩路,其實可以選擇不一樣的風景。
人生的期末考即將來臨,這次的考生沒有受限於醫院抑或病房,他們靜靜地待在熟悉的家,等待鐘聲響起,將最後一張試卷遞出,並且順利畢業。
參考資料
- 張凱評、余上儒(2017)。挑戰 2025 年,在宅醫療的登場。台灣老年學論壇。
- 余尚儒 (2015)。日本在宅醫療發展對我國居家醫療的啟示。台灣家庭醫學雜誌,25(2),P105-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