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

14

2025

從五分車到奧運鞋:旗山香蕉的綠色共生園地

香蕉園的巷弄幽長而深邃,蕉葉層層推疊,是綠意織就而成的長廊,將正午的光切割成薄片,再從薄薄隙縫中滑落。走訪旗山糖廠社區發展協會,在一株株香蕉林立的小徑之間,認識協會如何以長照服務開始,逐漸結合農事經營及環境永續。並以香蕉為核心,經營著這獨樹一格的香蕉王國。

Dsc06504

以香蕉串起的長者友善社區

位於高雄旗山區的糖廠社區發展協會,在民國106年開始承租糖廠內的土地作為據點。糖廠社區原屬於「糖廠里」,後雖因人口老化及外移合併改為「東昌里」,老住戶們依然聚居於糖廠周邊。協會以香蕉為核心,串聯周邊資源,以照顧長者為願景,以創新的方式持續經營。
例如,在協會土地上有塊小巧的菜園,附近的居民可以到此栽種自己的作物,再自行採收,形成如快樂農場一般的社區菜園。這裡同時草木叢生,不是因為疏於整理,而是天然不灑藥的自然證明。

Dsc05625
位於糖廠內的大旗美直賣所,也提供蕉園深度導覽等活動
Dsc05424
協會專案經理邱偉誠,對香蕉與協會瞭若指掌

台灣香蕉代名詞,六○年代外銷神話

六零年代,那是一株香蕉可抵公務員一個月薪水的時代。旗山香蕉之所以出類拔萃,屢屢遠銷日本,靠的是當時先進的交通。最早載糖的糖廠五分車,會將香蕉載至九曲堂,再由台鐵運送到駁二香蕉碼頭。旗山種植的烏龍蕉品種抗病蟲害,色澤金黃飽滿,配合當地肥沃的土地,使得旗山香蕉逐漸成為台灣香蕉的代名詞。

Dsc05554
一望無際的香蕉園,在六十年前開創了旗山香蕉的美名

香蕉樹,嗎?

香蕉樹、香蕉樹,其實香蕉不是樹。香蕉其實是一年生的草本植物,以為的樹幹其實叫做假莖。假莖旁邊會長出側芽吸附芽,農民會在適當時將側芽移植到附近,如此便能繼續生長,最高能長至三公尺。
砍下的假莖一般會做廢物丟棄,但假莖富含水分,容易滋生蚊蟲。協會以永續的觀點,將假莖做成香蕉絲,並加工成各式產品,如香蕉絲水苔球、代替釣魚線、編織成手環,奧運台灣選手隊的鞋子當中,有一部份就是用香蕉絲製作的呢。

Dsc05487
香蕉絲,經巧手加工後用途多元,甚至能為國爭光

青銀蕉汁,永續前行

香蕉採收時會滴出香蕉乳汁,若不慎沾染衣物,清洗絕非易事。然而一家農民若是沾染的越多,則代表收成豐足,是富貴的象徵。到了現代,香蕉乳汁也有妙用,協會蒐集乳汁蒸煮製成畫料,在環境教育的活動中,讓青銀世代一同揮灑顏料。這樣結合長照、環境,同時兼顧生產,協會的理念使得一路上得以和許多單位合作,獲獎無數,獎盃獎狀足足有一大箱。
創造如此多贏局面的糖廠社區發展協會,相信能繼續帶給各地民眾一個絕佳的榜樣,同時,也能繼續產出享譽東亞的黃金烏龍蕉吧。

Dsc05615
協會以香蕉為核心,和長輩們交織出許多富含創意的加工品

分享文章:

回到文章列表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訂閱電子報

每週獲得文章精選及好物優惠通知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