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

06

2025

龍眼季節來了!來一道夏末初秋的Q彈鮮甜

「六月秋,慢慢熟;七月秋,緊溜溜。」龍眼農蔡敏益笑著分享。由於今年立秋落在農曆六月,龍眼得以悠然成熟,採收節奏也顯得從容不迫,預計可一路收成至十月!放眼望去,一串串結實纍纍的龍眼高掛枝頭,在陽光映照下閃著金褐色澤,為靜謐山林點綴了幾分夏末初秋的色彩。

Dsc08504
夏天是龍眼的產季,枝頭上金褐色的龍眼已經成熟。

夏季甘甜味,一年一度的龍眼盛宴

根據農業部統計,113年龍眼年產量達49,346公噸,主要產區集中於台中以南地區,其中以台中、台南、嘉義、高雄及彰化為主。目前「粉殼」龍眼為主要栽培品種,占全台種植面積約八成。

龍眼產量統計
113年龍眼產量長條圖(資料來源:農業部)

每年7月至9月是龍眼的盛產季節,台灣栽種品種多達五十多種。從最早成熟的「五月龍眼」,到粉殼、水貢、紅殼、青殼等品種,甚至一路至最晚採收的「十月龍眼」,各個具有獨特的風味與口感。「快吃吃看,這時候的龍眼最好吃!」輕輕剝開果殼,露出晶瑩剔透的果肉,一入口便是Q彈飽滿、鮮甜多汁的美味。從盛夏到涼秋,龍眼的甘甜滋味,早已成為許多人心中難以忘懷的季節記憶。

Dsc08094
新鮮龍眼果肉晶瑩剔透、飽滿多汁。

從栽種到採收,龍眼種植的日常與挑戰

雖然龍眼是台灣常見的果樹之一,但卻容易出現隔年結果(大小年)的現象,農友分享:「大小年的產量,有時甚至相差一倍以上。」因此,為了降低病蟲害的風險,穩定產量,同時維持果實的品質與風味,栽培管理上需格外謹慎。定期進行整枝、疏花與疏果,已成為例行工作。

龍眼種植過程中,除了需面對荔枝椿象、荔枝細蛾、龍眼木蝨等常見害蟲的侵擾,山區頻繁出沒的野生猴群,更成為令農友哭笑不得的另一大挑戰。「你們看,上面那些光禿禿的龍眼枝條,都是被猴子吃光的呀!」農友無奈地說道。從栽種時的辛勤,到採收時面對產量起伏的心情,一直是龍眼農民年復一年的日常。

Dsc08081
野生猴子食用龍眼後的情形。
Dsc08431
龍眼樹蟻害嚴重,更增添農民採收作業的難度。

一瞬即逝的鮮甜,新鮮龍眼Q彈多汁

仰起頭,龍眼農俐落地轉動手中的長竿,準確接住從樹梢墜落的一串龍眼,動作熟練而自然,展示出經年累月的經驗與身手。由於龍眼產季短暫而集中,為延長保存,多半會加工烘焙成龍眼乾。想要吃到新鮮龍眼彈潤多汁的果肉口感,便得把握一年一度的盛產時節!

Dsc08119
Dsc08125
龍眼農熟稔地使用長竿採收龍眼。

推薦的新鮮龍眼料理

新鮮龍眼只需剝殼便能享用鮮甜多汁的美味,入菜後所延伸出的豐富料理更是值得一試!最常見的作法是熬煮成龍眼甜粥,可搭配紅棗、枸杞一同燉煮,溫潤可口、甜而不膩;也建議結合當季食材,製作成清爽開胃的涼拌龍眼鮮蚵,來一道專屬於當季才有的季節料理吧!

參考資料

分享文章:

回到文章列表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訂閱電子報

每週獲得文章精選及好物優惠通知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