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入眼簾是滿樹待摘的柿子,沈甸甸的橘黃讓樹梢不禁垂下了頭,那似乎是今年少數聽到的豐收作物,在嚴苛的氣候挑戰下,松鶴果園的園主蔡敏益仍憑著友善種植,交出了自豪的成績。
柿子品種多,老叢產量同樣多
紅柿、牛心柿、仙女紅柿、鑽石蜜柿、筆柿,松鶴果園裡除了鮮甜的水蜜桃,還有囊括各式品種的招牌柿子,每年在中秋後會依序收成,每個品種約是兩至三週採收期,包含了澀柿與甜柿,一路可長達至隔年農曆年。
眼前的二十幾棵柿子樹都是蔡敏益的父親在年輕時所種下,將近六十年的老叢每年到了秋天便會掛滿了果實,他自豪地說道:「這些老樹都不曾矮化,自然生長一路就到今天。」高峰時期甚至多達四十幾棵樹,每一棵都是幾百斤的收成,「三天都不一定能採得完一棵樹呢!」人力有限下,在這幾年才陸續忍痛鋸掉了近一半數量。
隱藏品種仙女紅,友善種植大又紅
渾然天成的自信來自優異的成績,蔡敏益種植的柿子不僅量多,尺寸也大。對於友善管理的方法,他提到:「有時候化肥就只是用來安慰自己而已,我全都用有機肥,也沒比較輸。」定時以益菌肥勤奮澆灌,在完全不使用化肥下,果實明顯帶有濃郁的天然香氣,「就跟人一樣,不吃好怎麼會健康長大?」
園子裡最特別的品種則非「仙女紅**」莫屬,宛如蘋果般圓潤又飽滿,軟熟時的橘紅更如其名般美豔而可口。蔡敏益分享:「當時也是無心插柳,竟然就養出了這個新品種,因此我還幫它取了『仙女紅』這個名字。」他也不藏私分享,讓柿子果肉吃起來紮實的秘訣,需要的是「鈣」肥,「就像人的骨頭,缺了鈣就更容易疏鬆。」趁著成長至中果之前更需勤勞灌溉,才能有好收成。
自產自銷推品牌,在叢紅柿甜又香
伸出長網向上一推,一顆大柿子便落入網中。「在叢紅」的甜柿收成是蔡敏益一貫的收成習慣,多數柿農為求方便,通常會不分熟程度一次採收,後續分類後再分批催熟;但為了顧及口感與風味,他笑說靠得全是經驗與視力,得在一定熟成度下,才肯一一將其從樹上摘下。
可近年也因為柿子價錢持續低迷,加上澀柿的「厚工」脫澀程序,許多青農都紛紛將柿樹轉作黃金果、酪梨等作物。雖說加工為柿餅能夠延長保存且不必自行脫澀,但其收購價格又相對更低,且仍須考量市場需求,因此整體產業的發展並不樂觀。
柿子熟成後,平時除了宅配出貨,也會交由妻子在廟口販售,一袋袋去皮切塊的柿子令人食指大動,友善種植的風味是慣行農法無法堪比的香甜。「自產自銷」或許是突破產業現況的切口之一,蔡敏益對於自己的生產有絕對的自信,尤其能躲過今年的颱風及豪雨絕非偶然,相信好品質的收成肯定能在推廣路上擄獲更多值得的消費者。
**「仙女紅」之品種資訊僅來自生產者自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