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pping Cart

購物車內沒有任何商品。

05

19

2024

水產品生產追溯,從臺灣蚵看養殖產業的進步與挑戰

當黑夜帷幕染上橙黃色曙光,波光粼粼的光澤在海面上閃爍著。這時,一顆顆鮮嫩肥美的蚵仔被蚵農打撈上岸,緊接著展開一連串的加工處理,終於,專屬於臺灣蚵仔的滋味被小心翼翼地送入市場。然而,近來進口蚵混充國產蚵的事件頻傳,消費者在面對琳瑯滿目的選擇時,如何有效得知產品的產地資訊,正是政府單位、生產者與消費者須共同思考的議題。

Dsc03666
天色未亮,蚵農早已開啟忙碌的一天。(攝影/陳忠業)

國產牡蠣產量逐年減少,五年下跌27%

對於四面環海的臺灣來說,牡蠣可謂最重要的淺海養殖經濟貝類之一,每到產季,沿海地區掛著「烤蚵吃到飽」的招牌總是絡繹不絕。然而,根據漁業統計年報資料顯示,國產牡蠣的生產量呈現逐年下滑的趨勢。從民國107年的2.2萬公噸減少至111年的1.6萬公噸,相對而言,進口牡蠣的數量則從107年1,810公噸急速增長至112年6,653公噸。在國際自由貿易的激烈競爭中,臺灣牡蠣產業面臨著嚴峻的挑戰,如何在市場中找到差異化和價值,成為了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牡蠣產量
107年至111年國產牡蠣與進口牡蠣產量統計圖(參考資料:漁業署統計年報)。

透過「水產品追溯」落實產地資訊公開透明

隨著大眾對於食品衛生安全的關切日益提高,產地資訊的透明公開成為生產者和消費者之間互相信任的重要保障。然而,目前較為常見的有機水產標章和產銷履歷制度,對於第一線漁民來說過於繁複,驗證成本也相對較高,總總困難導致難以普及至大部分的水產品之中。而為了解決這項問題,漁業署於105年度推動「臺灣水產品生產追溯制度」,期待透過簡易的申請流程,吸引更多漁業生產者參與其中,同時消費者也可以透過追溯條碼,提升對臺灣水產品的信賴程度。

嘉義縣政府近年來積極推動水產品的溯源工作,預計今年將有超過500戶牡蠣養殖戶加入溯源制度。漁業科科長張建成表示:「當發生食品安全問題時,我們至少可以從溯源條碼找出問題的源頭,就如同人們都有身份證一樣,也為水產品提供一個身份證明吧!」

Dscf2416
溯源制度揭露產地資訊,為生產者與消費者建立溝通的平台。

區隔市場差異,溯源提升自有品牌價值

考慮到臺灣的養殖環境成本高昂,漁民難以在價格上取得競爭優勢,水產溯源的立意不僅讓生產者對產品負起責任,也給消費者提供了保障。同時,在競爭激烈的水產品市場中,找到一條提升品牌價值的途徑。「各地風味不盡相同,我覺得這件事很好呀!藉由溯源制度,可以彰顯出在地的好風味。」張建成真摯地說著。

陳華宏說道:「其實沒有說進口蚵就一定不好,我們不怕競爭,只怕魚目混珠;如果真的發生食安問題,消費者會找不到源頭。而且我們對於自己的產品非常有信心,至於好不好吃,就交給消費者選擇吧。」目前,陳華宏家中的蚵仔自產自銷與盤商收購的比例各佔一半,為了消除混充產品的疑慮,他們決定加入水產溯源的行列,認為這對於建立自家品牌有著正面的助益。

Dscf2403
市面上時有低價進口蚵混充國產蚵販售的消息(本圖僅為示意圖)。

產業最前線,溯源執行困難與挑戰

儘管推動水產品溯源似乎已取得一定成效,但實際執行上仍面臨著諸多挑戰。五支龍水產吳偲蓉指出:「雖然生產追溯系統的初衷是好的,但對於沒有自產自銷的蚵農來說,效益並不十分明顯。」由於漁村人口老化嚴重,養蚵漁民數位理解落差大,申請過程成為地方政府需要克服的一大障礙。此外,蚵仔保鮮期極短,且銷售途徑主要透過盤商統一收購,大多數蚵農難以實現自產自銷的經營模式。因此,在不必直接面對消費者的情況下,降低了參與水產品溯源制度的動機與意願,從而導致政策推行上更加困難。

Dscf2425
蚵仔保鮮期短,收成後需盡快加工處理。

科長張建成認為:「就目前而言,我們希望能從生產端開始確立溯源責任,並期待未來將這些資訊延伸至收購端和銷售端,促使整個產銷過程更加完整。」當我們踏入市場時,眼前豐富多樣的認證標章包括「臺灣水產品生產追溯」、「產銷履歷」、「CAS臺灣優良水產品」以及「有機水產品標章」等,它們的初衷都在於建立生產者對產品的管理責任,同時讓社會大眾能夠在公開透明的標示中進行消費選擇。儘管這條路還存在著眾多挑戰,但透過各方的投入與努力,我們仍朝著更加透明、可信的方向邁進著。

參考資料

* 封面攝影/陳忠業

回到文章列表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