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意象中,迷霧是廟會特有的標記,信徒來回穿梭,期盼平安會伴隨著煙霧縈繞於身,香爐、金紙、鞭炮,散發著不同的氣味。裊裊飄煙,眼前白茫茫一片,我們分辨不清彼此之間的距離,只能虔誠地緊緊跟隨。
然而,構成迷霧的元素眾多,在充滿著雲煙霧氣的街道,這裡有一些小故事想和大家分享!
迷霧下的擁抱
此起彼落的鞭炮聲尚未停歇,身處迷霧裡的人們摀著耳朵,因害怕而彼此相擁,構成了一幅幅溫馨的風景。
茫茫人海
走過熱鬧的街道,隱身在濃霧之中的信徒緩步向前,待濃霧散去,目的地-朴子配天宮已近在咫尺!
關於放鞭炮的意涵
廟會中為了歡迎神明來到,會藉由放鞭炮表達祝賀之意,也有以高溫除煞避邪的用途。事實上,放鞭炮的時機大有學問,通常隊伍最後的神明是祭典中的主角,當鞭炮聲大於前幾次的規模時,意味著繞境隊伍已進行至尾端。當然,習俗文化因地制宜,規則也會根據不同地方而有些許差異。
【參考資料】黃彥昇(2019)。神明出巡時放鞭炮的意義何在。今日新聞。
不只是傳達祈願的香
點燃一柱香,許下一個願。香是人們與神明溝通的媒介,但它的用途卻不僅限於供佛祭祖,也作為醫療使用。相傳九天玄女便是將藥材磨製成粉,透過呼吸的方式將中藥的藥效帶入體內,成功治癒無法吃藥與灌藥父親。
【參考資料】張梅雅(2003)。佛道經典中的行香文化(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過香爐有保庇
「過爐」也成為「過火」。將剛求取的平安符順時鐘繞香爐三圈,並在心中默念請神明加持,便可以保佑生活順遂、平安。
廟會進入尾聲,我們走出迷霧,身上尚附著不同煙味的氣息,那些剛經歷的故事都留下了痕跡,而「煙霧」便是我們對廟會的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