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排火龍樹延伸至遠方,枝條像厚重的綠簾子垂落,過道是綠意鋪展的小徑。頂上燈泡一顆顆懸在半空,白日或許不起眼,夜裡卻像繁星、像規律的舞台,兩側五顏六色的夾子點綴其中,鴨子也怡然地自在穿梭,此時農場便是自然中盎然的伸展台,農場主人游畯富帶領我們,走進這座高科技火龍果園。

與火龍共舞三十年
畯富農場主人游畯富種植火龍果已有三十年資歷,在八零年代嗅得火龍果的商機後便和家人開始種植。為了孩子的健康,他們決心選擇以有機的方式種植,少了農藥的噴灑,各式動植物在此自由生長授粉,火龍果也便在這樣天然的環境中欣欣向榮地生長。今年十月,他們也終於結束為期三年的觀察期,正式拿到有機證書認證,這也正是對這塊土地和火龍果的最佳肯定。

良土和科技,田中的底氣
彰化田中一直是火龍果的生產重地,專門的農場大大小小約三百多公頃。近年來南投也興種植火龍果,但因為地質條件的不同,位於濁水溪沖積平原的田中,很自然地便能產出扎實口感的火龍果。
除了地質上的優勢,游畯富老闆更投入大筆資金導入智慧農園設備,使得澆水、施肥等等僅是彈指之間的事。同時各種觀測數據,也能最好地輔助觀察火龍果的生長情況。

白肉清淡,紅肉濃烈
游畯富還傳授了我們火龍果最棒的吃法:先攔腰對半剖開,後從切面再剖一半,最後再一分為二,這樣每塊既能吃到外圍也能吃到內層,不會「死甜」,反而能有漸入佳境的歷程,愈吃愈甜。
同時甜度上白肉又相較紅肉更平緩一些,若不那麼喜歡甜味,則建議可以選擇白肉下手。

餐桌與酒甕的火龍果身影
這些壯碩甘甜的火龍果除了生吃,其他用途也很多元。例如以整顆火龍果發酵一年,並搭配蜂蜜製成的蜂蜜醋;和冰淇淋大廠合作,研發獨特有機火龍果風味冰;或是乾脆做成果乾,變成健康的小零嘴。
最特別的,莫過於火龍果花的料理。火龍果花對半切開,過水三遍去除黏液後,無論乾煎搭配西餐、又或油炸成天婦羅,都是清爽解膩又極具特色的一道料理。

